Alexa

走路遇企鵝,岸上眺鯨魚! 她在南非一手觀察:減碳是奢侈,溫飽先解決

走路遇企鵝,岸上眺鯨魚! 她在南非一手觀察:減碳是奢侈,溫飽先解決
撰文: 諶儀璇     分類:E永續環境     圖檔來源:黃小莫 日期:2024-09-26

2019年末疫情衝擊全世界,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與想法,也因此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人生空檔,永續旅行作家黃小莫回到學校就讀研究所,透過交換學生機會2023年前往挪威、2024年遠赴南非,期間也前往台灣唯一非洲邦交國史瓦帝尼王國交流。

愛冒險、認識世界的黃小莫,在此之前沒去過非洲,所以看到南非金山大學有交換學生名額立刻報名,當時她對前往的城市約翰尼斯堡(Johannesburg)完全不了解,到了當地才知「這裡是非洲治安數一數二差的城市。」

 

黃小莫分享,有同學在前往美術館途中,看到所有人都往回跑,原來是前面發生槍戰,有人被流彈波及,有人因此喪命。這些看似電影場景卻是約翰尼斯堡的日常。

 

 

南非永續的萌芽與困難

 

由於治安關係,黃小莫在南非沒搭過大眾交通工具,出門就搭Uber,讓她有感平常關注的永續生活議題,是要在社會安全的前提下才可能實踐。

 

剛進入當地第一志願南非金山大學時,校內餐廳都還在使用保麗龍餐具,但身為非洲第二大經濟體,南非仍需跟上國際淨零政策,沒幾個月學校開始使用可分解餐盒,呈現永續的「跳躍式改變」。

 

雖然他們有環保相關嚴格政策,但配套不足仍難以確實執行,尤其是教育層面。當地同學分享,政府曾推動「塑膠袋換麵包」計畫,民眾蒐集塑膠袋到麵包店換麵包獲溫飽,麵包店也可重複使用這些塑膠袋。但卻遇上不肖老師將塑膠袋全收回,獨吞所有麵包,這種行為也降低學生回收意願。

 

在黃小莫選修的永續課堂上,同學討論的多是如何吃飽穿暖,例如:一名同學住在礦區,每日飲用不乾淨水源,如果要讓水變乾淨需加入化學物質,但同學又無奈說「這樣身體會不舒服。」而常見滿街垃圾的南非,但當地仍停留在此種思維:「自家乾淨就好,外面的垃圾風會處理。」

 

自然景觀的守護 遇企鵝看鯨鯊

 

雖然民眾尚未有環保永續意識,政府在減塑政策執行也不順利,但南非十分重視自然景觀及野生動物,不少小鎮制定嚴格規定,因此保留下漂亮景觀,有些小鎮甚至站在岸上就能看到鯨魚,像是在Hermanus,走在路上還會遇到企鵝、海豹。

 

 

黃小莫表示,以前當地人會捕撈鯨魚,但現在幾乎都發展成賞鯨觀光產業,賞鯨團有不能追趕鯨魚等相關規定,若違法會直接吊銷執照。相較台灣,當賞鯨票價高昂,因是保護區,將相關費用使用在環境保護上。

 

 

台灣技術團給釣竿 史瓦帝尼終結貧困

 

位在南非東邊的史瓦帝尼王國,是台灣在非洲唯一的邦交國,因此有大使館、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等進駐,黃小莫在交換期間前往史瓦帝尼採訪交流。她跟著大使館去義診,也觀察技術團如何改善當地人民生活。

 

 

以前史瓦帝尼都向南非進口豬肉,後因台灣技術團教會他們養豬,從此自給自足、不再進口;當地氣候十分適合種植草莓,原本長不大顆,透過技術團指導,現在他們種的草莓已外銷其他國家。

 

「給他們魚吃,不如教他們釣魚。」黃小莫還跟著台灣技術團,看到哪些當地的轉變…更多內容歡迎收聽《自綠生活Action Go!》https://reurl.cc/pvXdax